針灸拔罐防治脫發,主要以體針為主,還可以針對不同的病因配合耳針,刺絡拔罐,灸法等共同治療。
1. 體針法 主穴:三陰交、風池、百會、頭維、生發穴風池與風府連線中點。肝腎不足配腎俞、肝俞、太溪;血熱風燥配上星、翳明、太陽、魚腰透、絲竹空、安眠穴合谷與三間連線中點;氣血虧虛配膈俞;瘙癢明顯配大椎;脾胃濕熱配血海、解溪。均雙側取穴,風池用瀉法,其余諸穴用補法。背俞穴亦可加艾條溫灸。中等刺激,每日或隔日1次,留針20分鐘,10次1個療程。
2. 耳針法 1 主穴:肺、腎、內分泌、頭皮。配穴:氣滯血瘀加肝區、皮質下區,皮脂較多者加脾、神門。以上均取雙側,留針10-15分鐘,隔日1次,10次1個療程。 2 主穴:交感、皮質下、腦干、內分泌、脾、內生殖器。每次選2-3個穴,用耳豆貼壓,每日按壓2次,每次3-5分鐘, 10次為一個療程。
3. 刺絡拔罐法 1 取膈俞、肝俞、脾俞。血虛風燥加風門、心俞、足三里;氣滯血瘀加委中、血海、地機;肝腎不足加腎俞、三陰交。采用針刺拔罐法,先針刺,起針后拔罐,留罐10-20分鐘;委中穴可點刺放血,或配合梅花針叩刺局部。隔日1次,10次一個療程。 2 用梅花針從脫發區邊緣,螺旋狀向中心均勻密刺,每次叩打至皮膚微微出血為度,然后再從不脫發區向脫發區作向心性叩刺20-30次,在局部涂外用生發液或用鮮姜涂抹,或用點燃的艾條進行局部溫灸10-15分鐘。
4. 灸法 取百會、四神聰、足三里、腎俞、脾俞等。取2-3穴,于每晚將艾條點燃置于穴上懸灸,頭部穴位施灸時要離開頭發,暴露穴位后再灸,每穴灸2-3分鐘,局部潮紅為度,每晚17-21時施灸為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