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,針灸治療黃褐斑的方法很多,下面就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。?
1. 耳針法 1 主穴:面頰、腎上腺、內分泌、肺。
配穴:失眠少食加神門、脾、皮質下;月經不調加內生殖器、卵巢、子宮、屏尖;肝腎虧虛加肝、腎;男性加前列腺。
每次選穴3-4個,選0.5毫針平刺,外用膠布固定,各30分鐘按壓1次。
留針4小時。
隔日治療一次,10次一個療程。
2 選擇卵巢、子宮、神門、大腸、肝、內分泌、皮質下、腎上腺、失眠點、褐斑點頸椎與枕之中點,每次取6-7個穴,以王不留行籽貼壓穴位,每日按壓3-4次,隔日換貼1次,兩耳輪換,10次為1個療程。?
2. 體針法 主穴:肝俞、腎俞、風池、阿是穴。
配穴:迎香、太陽、曲池、血海。
肝郁氣滯加內關、太沖、支溝;脾虛加足三里、三陰交;腎虛加關元、氣海、命門;氣血不足加膈俞、關元俞、灸氣海。
雙側取穴,隔日一次,留針20分鐘,癥狀好轉改隔日一次,10次1療程。?
3. 刺絡拔罐法法 1 選取氣海,雙側腎俞、雙側肝俞穴,采用針刺拔罐法。
選擇適當的體位,再對穴位皮膚進行常規消毒后,用毫針刺所選穴位,然后再用平補平瀉手法,得氣后不留針。
起針后,用閃火法拔罐10-15分鐘。起罐后,用艾條溫灸5-10分鐘,同時用毫針刺兩側迎香穴,留針15-30分鐘。
用艾柱灸患部中央3-7壯。
每日或隔日1次,7次一個療程。?
2 選取大椎與兩側肺俞形成的三角區,采用梅花針叩刺后拔罐法。
選擇俯臥體位,先對穴位皮膚進行常規消毒后,用梅花針在三角區內叩刺,以微出血為度,然后用閃火法在3個穴上拔罐,留罐10分鐘,以每穴吸出血量約1毫升為度。
隔日治療1次,10次為1療程。
或同時配耳穴上、中、下3點,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少許不拔罐。